Page Banner

房子的变迁-岱山新闻网

  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而房子,对我们中国人来说,有着特殊的意义,房子象征着家,就像避风港一般,带给人安宁的感觉。一间小小的房子承载了几代人的希望,也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变迁。

  五六十年代,石头是盖房的主材料,下半截是大方石,上半截是用零星的乱石堆砌而成,因此,外墙的厚度通常会比较厚,一般有40cm~60cm。然后外墙用砂灰和少量水泥进行抹面,大方石之间也会有整齐的勾缝,而内墙一般会用黄泥和稻草混合进行抹面。室内的一些梁柱结构以竹子、木头居多,内墙一般也用木板制作。另外,当时的房子也不乏中国古建筑的特色,正脊两端的正吻造型多样,多是龙、兽等动物,在房屋建筑上起到了防水和装饰的作用。

  七八十年代,已然浮现了楼房,房子主要是用砖和石头建成,用五孔板浇筑楼板,也逐渐开始使用水泥抹墙。屋顶的瓦片也由原来的青灰色的小瓦片转变为砖红色的洋瓦。而外墙也开始有了一些装饰,用啤酒瓶等玻璃瓶或者碎石子碾成碎渣,抹在外墙上,到了后期,也开始使用马赛克、小瓷砖等饰面材料。整体而言,这个时代的房子显得更为简洁、实用。

  二十一世纪初,农村里很多农户将老房子进行了拆建,一幢幢独栋小洋楼开始兴起。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房子和原来相比,传统元素逐渐淡化,现代气息更加浓郁。整体采用砖混结构,门窗更多的是采用铝合金,外墙瓷砖的选择性也更为多样,也有一些采用外墙涂料进行装饰。在细节上,也会运用一些西方装饰线条或者欧式构件增加美感,整体造型显得更为气派。与此同时,城区里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打开,各类居住小区拔地而起,让城镇住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在追求宽敞的同时,人们开始注重所在楼盘的商圈建设、学区建设、交通建设等配套设施。住房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,并加速了城镇化进程。

  到了2010年以后,城乡住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农村,随着美丽乡村建设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,居民住宅犹如上演了一场换装秀。各乡镇都结合各自的地方特色,活化利用“浙派民居”建筑元素,对建筑立面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设计,不再是杂乱无章,沿街房子都是整齐划一,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。与此同时,在城区,立面整治改造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安澜苑小区、蓬莱新村等比较老旧的小区经历了一场“蝶变”。通过立面修补、楼道刷白、管线箱体整理、车棚车库改造等手段对小区建筑进行“微提升”;沿街立面增加防盗窗拆除、遮阳棚、晾衣架、空调罩安装、部分门窗更换等内容提升建筑的美观度,改造颇具成效。此外,城中村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短板,缺乏统一规划,建筑分布杂乱,且存在诸多消防隐患,告别“脏乱差”是城市更新,更是百姓期许,因此城中村改造也成为了“海上花园城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县城中村改造的区域最重要的包含,大岙、闸口、东海、山外、蒲门等几大片区。10天完成原技校南侧地块签约,20天完成御景苑北侧地块签约,30天完成东海片区签约……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提速推进中,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“非凡速度”,而其他相应的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。

  如今,我们在面对住房的选择上更为多样性。老年人出于对家乡的留恋,会选择在老宅基地上重新审批建房;中年人会选择在城市和农村两边跑,在城里时与子女同住方便照顾自己的孙辈们,而又无法割舍农村里的老房子,在孩子放假时,会带着他们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时间;而年轻人在城里工作,同时也考虑到未来孩子的教育等各方面问题,更多的会选择在城市安家落户,高层、别墅、公寓等选择应有尽有,小区内的绿化、物业服务、配套设施建设都比较完善。

  从“居者有其屋”到“居者优其屋”再到“居者乐其屋”,新中国成立这70年以来岱山住宅的变化,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进步,岱山正不断朝着“近者悦,远者来”的魅力之城发展。未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,我们将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全力建设“四个岱山”,砥砺共建“湾区明珠”,积极打造“海上花园城”,切实展现“城在海中、海在城中”的独特意境。岱山,未来可期!

上一个 下一个